关于曼娜回忆录的作者

作者:匿名 来源:文章屋 更新时间:2024-03-29 18:24:20

  《曼娜回忆录》作者不详,但在文革时期,这本书被上万人手抄传阅。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关于曼娜回忆录的作者,欢迎阅读

  

《少女之心》已被放行

知名度最高的手抄本之一、在人们心中被定性为黄书的《少女之心》,即将堂而皇之地出版。

  向记者提供这个消息的线索人表示:得知此事,他第一反应是震惊,其次是愤怒,究竟是谁在冒天下之大不韪,连《少女之心》这种作品也敢拿来出版?

  经多方联系,记者找到了该书出版人、文华图书发展公司经理白士弘。白士弘称《少女之心》的手续均已经办妥,并在春节前拿到文化部开具准印批文,现正在筹办印刷等事宜,新书打算在元宵节之后推出。

  据悉,白士弘已在一月初举办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展示过《少女之心》的样书,反响良好,有不少书商下了订单。很多四十多岁的人一看封面便痛快地承认这书当年我抄过。

  

来历

丹麦女记者上门送来大毒草

  白士弘并非泛泛之辈,如今的手抄本热,跟他有着直接联系。

  2000年底,白士弘率先出版了张宝瑞的《一只绣花鞋》,该书的热销引发了一场回味手抄本的热潮,而且还导致一场轰动一时的文坛纠纷小说和电影剧本《一双绣花鞋》的作者况浩文认为《一只绣花鞋》涉嫌抄袭,扬言要动用法律手段维权。白士弘不得不飞往重庆面见况浩文

  在各路媒体的热炒之下,白士弘一跃成为贴上手抄本标签的公众人物。

  这场纠纷告一段落后,陆续有人给白士弘送来一些手抄本,有的希望他能出版,也有的想卖点钱。就这样收集了20多种手抄本,其中就有《少女之心》,当时白士弘并没有重视它。

  2001年初,白士弘又出版了收录七个手抄本代表作的《暗流:文革手抄本文存》。不久,一位长期研究文革现象的丹麦女记者叶凤英(Perrylink)找到白士弘,拿来几年前在书摊上买的一本《少女之心》,请他帮忙鉴定真伪。

  关于这本《少女之心》的来历,书中介绍说是署名为小思的作者我在坐牢时所交待的材料,后来被传抄出来,最后被定名为《少女之心》,后来成了文革时期的大毒草。

  

动力

是市场推动还是还历史真实

  白士弘告诉记者,看过手抄本的人都知道,那时的《少女之心》故事情节似乎并不重要,倒更像一本青春期性教育手册,的确有点黄色。但叶凤英拿来的这本却没有乱七八糟的内容,都是些用类似日记体写成的青春回忆和那个年代的日常生活。

  经过一番调查,白士弘发现《少女之心》有多个版本流传,但大都情节雷同,以黄取胜。白士弘猜测,叶凤英拿来的这本《少女之心》,也许就是原作者多年后想澄清自己所做的一次努力,也许这个本子就是《少女之心》的原始版本。

  白士弘说:我决定,将这个版本的《少女之心》重新整理出版,同时公开寻找原作者,一方面是为了在足以证明原作者身份的前提下,按国家的稿酬标准付酬给她,表示尊重;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她,更加直接地还我们一个真实的历史。

  当然,《少女之心》无疑会非常畅销,这也是白士弘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主要原因之一。他认为凡是手抄本,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畅销书,否则人们何必会花那么多时间去抄它?

  

故事

《少女之心》原是少女认罪书

  那么,《少女之心》究竟是什么样的故事?且听白士弘慢慢道来。

  在那个大家整天忙于革命与斗争的年代,十六岁的花季少女黄永红(不知道是否真名记者注)在被下放的父亲的指派下,发现了母亲与何叔叔通奸的秘密。

  单纯幼稚的她对母亲的所作所为感到憎恨,在学校如火如荼的学黄帅运动的感召下,为了摆脱母亲通奸带给自己的罪恶感,争做黄帅式的好少年,黄永红不顾母亲多次恳求,将所看到的一切写成大字报贴到了学校门口。

  但这次英雄伟大的革命行为,并没有给她带来预想的荣誉和解脱。妈妈被民兵带走了,爸爸和弟弟对她就像仇人,同学们冷眼相看,不时把破鞋二字挂在嘴边,连老师的赞扬也言不由衷,充满讽刺。

  之后,母亲被下放到农村,父亲回到城里,却与她形同陌路。她该怎么办?黄永红陷入深深的孤独和迷惘之中。这时,与她同学多年的男生李国华出现在她的身边。李国华不但给她以安慰,还告诉她一个天大的秘密何叔叔才是黄永红的亲生父亲。但何叔叔始终不肯承认。

  在一次次交往中,黄永红与李国华逐渐产生感情。但因为一个小小的误会,他们被老师抓了个正着。在全班为此召开的批判会上,承受不住压力的黄永红晕了过去。

  一场大病后,黄永红被何叔叔送到她母亲那里。在农村,她欣喜地发现了同样被学校开除来到农村的李国华和他的家人。农村相对宽松、单纯的环境,使黄永红和李国华有机会深入交往,俩人感情越来越深。直到有一天,他们怀着青春期的好奇与冲动,开始了彼此身体间的接触,但这方面知识全是空白的两个人,数次探索均以不得要领而告终。

  一天天的晚归引起了双方父母的注意,家长们轻而易举地揭破了他们的秘密,两人的交往被严格禁止。

  当他们为改正错误而保持距离的时候,另一个从城里发配到农村的男生姚大明闯进了黄永红的生活。为表示离开李国华的决心,黄永红主动接近姚大明。姚大明是个情场老手,知道如何直截了当地示爱,处在青春躁动期的黄永红最终没能把握住自己,迷失在爱欲之中。

  但一次与李国华的偶然邂逅,使两人旧情复发,两人不可遏制地走向越轨。黄永红痛苦地发现,自己对两个男生都存有好感,谁也割舍不下。

  混乱的青春、混乱的感情只会导致更加混乱的结果。终于,黄永红和李国华的事被姚大明发现。为了自己的尊严,两个男人相约以决斗的方式解决问题。决斗中,李国华失手杀死了姚大明,随后,他也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而自杀。惊惶失措的黄永红被关进监狱,在威逼诱供之下,她写下一摞厚厚的认罪书。这份认罪书,便是后来的《少女之心》。

  

遭遇

就像从《水浒传》变出《金瓶梅》

  后来《少女之心》为何变成令老师和家长闻之色变的黄书?那段广为传抄的、两三万字的黄色内容又从何而来?

  此《少女》非彼《少女》,白士弘解释道,《少女之心》是讲文革时期人的命运,而抄得很凶的那段黄书,其实是从原故事情节中演绎出来的,类似于利用《水浒传》的背景和几个人物,另写出一部《金瓶梅》。

  白士弘向记者透露了书中的一些情节,解释《少女之心》变黄的过程:

  女主人公入狱之后,审讯人员迫使她详细地写出恋爱经过及床上细节,事后,又把这个黄色故事流传到社会上,使她成为了千夫所指的破鞋。许多人因此对她垂涎三尺,因为无法达到目的而企图罗织罪名,以便再次把她送进监狱

  而那本广为传抄的黄书,白士弘可以肯定,是从这段审讯记录中演绎出来的。

  白士弘说,文革时期,手抄本是成本最低、人们最易接受的传播方式。当然,抄书肯定先拣最感兴趣的部分抄,而且难免按自己的想象添油加醋,就这样越抄越玄,导致后来黄书广为流传,而原故事却不为人知。

  

线索

黄永红原型可能健在

  这是白士弘第二次公开寻找手抄本作者。当年出版《暗流》时,他就通过媒体发表公开信,称寻找原作者,除支付报酬外,更希望向当年那些具有非凡勇气的人表达一份敬意。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证明《暗流》中某个故事是自己写的。

  不过,白士弘对寻找《少女之心》的第一作者充满信心,假如文中故事属实的话,黄永红的原型很可能仍在中国大地上的某个角落默默地生活。

  白士弘透露,在故事的结尾,黄永红产下一个遗腹子,取名为李姚,以此纪念她的爱情。在偏见与歧视的夹缝中,面对当权者们贪婪的目光,最终她不得不逃离家乡。故事到此戛然而止,所以判断不出她现在生活在何处。孩子是母亲的生活动力,她应该能挺下来。白士弘说。

  据了解,文中提到的学黄帅运动起于1973年年末,1974年达到高潮。依此推断,如果黄永红当年是十六岁的话,如今应该只有四十六七岁。

  此外,白士弘分析,黄永红所在学校的老师、同学,她的父母,李国华、姚大明的家人,她下乡的农村村民、干部,参加审讯的公安人员等都是知情者,现在这些人大多应该健在,而且过得挺好。不过,他们会不会站出来提供线索呢?记者对此表示怀疑。

  草原部落丛书作者之一、青年作家摩罗受托为这次公开出版的《少女之心》写序。他认真研读之后推测,这个十四万字的版本,是在传抄过程中经过许多人的增删、改写、润饰逐步形成的,但是,最初的作者显然是最重要的作者。摩罗希望知情者公布有关史实,也希望对文革时期地下文学和地下思潮有专门研究的学者向读者介绍更多的情况。

  更多热门文章:

查看全部
标签: 关于 回忆录 作者
上一篇: 曼娜回忆录全文简介 下一篇: 小说《曼娜回忆录》的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