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小说的写作基础

作者:佚名 来源:文章屋 更新时间:2024-03-29 03:34:52 写作基础

  小说是什么?理论上的定义是: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 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 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微型小说的写作基础,欢迎阅读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 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 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阿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 校。(《论文学》)

  日本作家星新一指出:很久以前就存在着类似超短篇小说的作品。但是,超短篇小说 这个名字的正式出现,是源于美国。多数人推崇美国作家欧亨利(1862-1910) 是创始人。他的近三百篇作品,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其中《麦琪的礼物》脍灸人口。可以 这么说,超短篇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即在1500字以内,要概 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也可以说,微型小说是一种敏感,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 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 一种新鲜的思想。

  微型小说在写作上追求的目标是四个字:微、新、密、奇。

  一、微。指的是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因此,构思和行文时必须注意字句的 凝炼,不允许作品中有赘词冗句。如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帐本中的一页》。全文只有七 行字,却具有长篇小说的全部情节。

  二、新。指的是立意新颖,风格清新。星新一写作一分钟小说,就极力追求新。他写道: 有些评论家把我的小说与美国的超短篇小说(Short-Short)混为一谈,这是不妥当的。 我是受了美国超短篇小说的影响。但是没有完全依靠,而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 我的小说强调一个新字,给读者以新题材、新知识,甚至让他们感到惊讶!(星新一《一 分钟小说选》)为此,他常常借助于童话、寓言、科幻、推理等手法,通过非现实的题材或 现实题材的非现实笔法,反映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独特的感觉,表现清新的主题,如他的《保 修》。 当然,微型小说的立意和其它形式的小说作品一样,有时并不是一眼能看出的,有时主题并 非一个,是多元化的,这都是可以的。例如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弗里蒂克布朗写的一篇被称 为世界上最短的科学幻想小说: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忽然响起了敲门 声就写得十分别致而耐人寻味。

  三、密。指的是结构严密。微型小说的作者在结构上,应力求时间、场所、人物都尽可 能地压缩、集中,使作品结构简练、精巧,如同微雕工艺品那样。因此,特别要在选材、剪 裁和布局上下功夫。

  四、奇。指的是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微型小说的特点多半在于一个奇字。 中外作家的许多优秀作品就常在结尾处使人拍案叫绝。如邵宝健的《永远的门》的结尾就出 人意料。

  对待微型小说的特点及技巧,一要弄通掌握, 争取在理论指导下站在较高起点上进行实践,二要灵活运用,甚至不去联系,让它们在潜意识中随时起到作用。还可以摹仿。照搬形式、技巧, 发扬精华,受到感应,并力求创新,出自己意。上述特点, 特别是博采众长中已经具备了微型小说的一些结构要求。以下再列出一种模式,供初学者学习。

  模式如下:

  【开头】要使人一见钟情。方式有三种:

  ▲造成悬念,引起兴趣。如《那团云雾》,开头就写不知怎的没了游兴,连山顶上也罩上一团云雾。

  ▲开门见山,进入情节。往往开头就是人物对话。

  ▲含蓄蕴藉,曲径通幽。往往描写景物, 烘托铺垫并有照应和伏笔。

  【中间】结构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

  ▲曲折生致式。

  ①单线曲折,一波三折。如王任叔的《河豚子》,写一农民在二三十年代的社会背景中,因穷困而自杀的过程:弄回毒鱼, 却看到孩子们兴高采烈;怕见惨象而出外, 回来后却见妻儿欢笑等待;吃后等死,却因鱼失去毒性,死不成仍要受苦。

  ②双线交叉,内在联系。一人两事,或两人一事;可以是两条明线,也可一明一暗,互为陪衬。如《小星的暑假日记》, 父亲编造假材料,儿子编写假日记。父亲打骂儿子后, 再要写材料时只好苦笑。

  ③反复回环,同中见异。如《奇妙的循环不等式》,车上只有一个空位,售票员不让老太太坐,却让首长坐。 司机上车后赶开首长请经理坐,经理的丈母娘正是老太太。 又如《他们都是瞎子》,写一对青年热恋、结婚、离婚时都看见一对瞎子相搀相扶。

  ④前后对比,双峰对峙。 如《变化》写一个业余作者先后发表两篇稿件后,单位领导不同的态度。

  (5)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前者,扬是主体, 却先在抑上着笔,突然一转归于扬。后者相反。这样,产生了情节发展的意外性,加强了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

  ▲重旨复意式。微型小说应以小暗示大,达到意义的升华;要讲象外之旨,言外之意,引起读者想象。主要采用:①象征。 用具体物象寓示概念或另一形象,但只起结构作用, 不是象在诗歌中着力描写的中心形象那样。如《枪口》, 写一官复原职的领导用别人送的枪打下猎物时,得知走后门的枪口也对准了他。 ②双关。如《向不通》, 写大学生向不通十年勤恳工作反不如工作差的升得上去,因而想不通。③比喻。如《炮炸宴席》, 写小孙子在酒宴上放炮仗捣乱, 又在爷爷不满新经理四十来岁年纪轻时放炮:你不是十八岁就当县长!爸爸三十出头就当厂长了! ④省略。这是一种具象化的空白。如《落果》, 老门卫退休后门口枣树上果子不熟就被打光,他写信给厂长:连几十张馋嘴都管不住,还管厂。接着省略了厂长感奋、整顿厂风的情节, 而写第二年老师傅收到一包红枣。

  ▲采用其它文体和艺术体裁的特长。

  【结尾】结尾宜巧,要回眸一笑。主要有三种:

  ▲画龙点睛,首尾呼应。如《那团云雾》,开头败了游兴,峰顶似乎有团云雾,结尾那团云雾也不见了。

  ▲戛然而止,含蓄隽永。如二百来字的《书法家》,局长在书法展览会上应邀不过写了两个拿手的好字是同意, 面对惊叹和要求只好无奈地说?quot;能写好的数这两个字这样结尾, 韵味无穷,艺术容量很大。

  以上两种结尾方法只能撩起读者短暂的激动,最佳结尾是:

  ▲出人意外,扣人心弦。即欧享利式结尾,其特点是巧。整个布局为结尾服务,读者以为情节东向演进, 结果却西向而行,抖包袱,亮底牌。这种结尾, 打破了情节发展惯用的结构手法,给人以新奇感,深化了主题,增加了容量。大家熟知的《麦琪的礼物》就是这样,一对穷困夫妻为在节日时互送礼物而煞费苦心,最后礼物拿出来却没用:一个卖掉金表为妻子买了梳子, 一个剪掉长发为丈夫买了根表链。又如澳大利亚的《窗》,靠窗的病人每天为角落病人描述窗外美景,为苍白的生活增光添彩。 但是角落病人却见死不救,图谋到了靠窗的好位置,抬头望见窗外只是一堵高墙。

查看全部
上一篇: 关于应用文的写作基础知识 下一篇: 方案的写作要求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