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语文复习资料:《大学语文》模拟试题

作者:佚名 来源:文章屋 更新时间:2024-04-27 04:25:21 专升本考试答案

  专升本语文复习资料:《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1.阅读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

  说着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诚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

  请回答:

  (1)这段文字所驳斥的谬论是什么?(2分)

  (2)这里用的是什么驳论方法和论证方法?(2分)

  (3)概括文中的论据,说明其属于什么论据。(3分)

  2.阅读梁实秋的《谈时间》中的一段文字:

  不可挽住的就让它去罢!问题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如何去打发它。梁任公先生最恶闻“消遣”二字,只有活得不耐烦的人才忍心去“杀时间”。他认为一个人要做的事太多,时间根本不够用,哪里还有时间可供消遣?不过打发时间的方法,亦人各个不同,士各有志。乾隆皇帝下江南,看见运河上舟楫往来,熙熙攘攘,顾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和珅侍卫在侧,脱口而出:“无非名利二字。”这答案相当正确,我们不可以人废言。不过三代以下唯恐其不好名,大概名利二字当中还是利的成分大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时间即金钱之说仍属不诬。

  请回答:

  (1)本片段从内容上可分为几个层次?哪个层次是论点?论点的实质是什么?(2分)

  (2)本片段中,作者在议论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分)

  (3)本片段中,作者列举了两种人打发时间的方式,请说出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由此能看出作者的意图吗?(3分)

  3.阅读沈从文《箱子岩》中的一段文字:

  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早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浆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碎纸云尘,彭彭彭彭的鞭炮声与水面船中锣鼓声相应和。引起人对于历史回溯发生一种幻想,一点感慨。

  请回答:

  (1)作者在这一片段中着重描写了什么场面?(2分)

  (2)这一片段场景描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3)沈从文的这一场面描写的地域背景是哪里?(2分)

  4.阅读契诃夫《苦恼》中的一段文字:

  姚纳沉默了一忽儿,继续说:“就是这样嘛,我的小母马。……库兹玛·姚纳奇不在了。……他下世了。……他无缘无故死了。……比方说,你现在有个小驹子,你就是这个小驹子的亲娘。……忽然,比方说,这个小驹子下世了。……你不是要伤心吗?”

  那匹瘦马嚼着草料,听着,向它主人的手上呵气。

  姚纳讲得入了迷,就把他心里的话统统对它讲了。……

  请回答:

  (1)姚纳为什么要向马诉说苦恼?(2分)

  (2)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2分)

  (3)文中什么地方用了类比手法?(2分)

  (4)为什么说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诗词赏析(10分)

  5.阅读下面一首词,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会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参考答案:

  1.(1)这段文字所驳斥的谬论是:由于城破是从许远所分守的地方开始的,所以就认为许远是投降了敌人。

  (2)这里用的驳论方法是驳斥论据。所用的论证方法是:比较法中的类比法,即比喻论证方法。

  (3)这里运用了两个比喻论据,一是人之死必有某脏腑先受病,二是引绳而绝必有处。这两个论据都是日常事理论据。

  2.(1)分两个层次:“不可挽住的就诖它去罢”为第一层;从“问题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至结尾为第二层。第二层是论点。论点的实质是如何处理和运用“我们所能掌握的尚未逝去的时间”

  (2)比较论证中的对比论证法。

  (3)梁公所说的名人志士与和坤所说的凡夫俗子。他们之间的区别是打发时间的方式不同。前者为了要有所作为,不浪费任何时间,重寸之阴,后者也重视时间,但忙碌是为了名利。作者的意图是通过两种人打发时间的方式不同,将“时间即生命”和“时间即金钱”两种观点作对比,来说明“士各有志’’

  3.(1)因为蒋筑英和罗健夫是跟小弟一样为国无私奉献的人,作者对他们的去世也同样感到痛惜,同时,作者在这里哭的是整一代人,蒋、罗二人就起了过渡的作用,作者从小弟这里,通过他们二人,哭了整整的一代人。

  (2)排比、比喻。(3)直接抒情。

  4.(1)没有人愿听姚纳诉说苦恼,只好对马说; (2)反映了****统治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3)用母马死了小崽儿来类比自己死了儿子; (4)没有人听姚纳的诉说,而马却静静地听着。可见“人与人’’的关系还不如“人与马”联系,突现主题思想。

  诗词赏析(1 0分)

  5.全片由一个“愁”字统领。词的上片主要写独处的愁苦。“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二句移情于景、移情于物,渲染出浓烈的愁苦气氛:天愁≮地愁、物愁、人更愁。更何况“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说明词人不止一次一个人独处重阳了。词人化用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借愁句更添愁思,怎不叫人分外伤心!独自一个人睡,却久久不能成眠,身凉心更凉。

  下片写思夫的深切。“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原应与丈夫把酒赏菊,共享花香,无奈“借酒消愁愁更愁”,勾起对丈夫更为强烈的思念。“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愁”字被进一步深化。凄凉的西风吹处,卷帘飞起,帘内的思妇久久凝望着黄花沉思默想…黄花、佳人,原应互相比美,然心在丈夫身上的佳人,却因思夫之愁更比黄花瘦。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人善于用典,善于用喻,善于寄情于景于物。“佳节又重阳”化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使愁绪更长,“东篱把酒黄昏后’’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诗句。黄花(菊花)开在秋季,花辩成丝状,给人清瘦之感,词人将自己比作西风中的黄花,作者在处境上、形貌上都极为切合。此外,词人还将自己的愁绪寄托薄雾、浓云、瑞脑、玉枕纱程暗香等,使文,中虽仅一个“愁’’字,却“愁’’遍全篇。

  这首词用语通俗清新,抒情曲折幽深,形象鲜明生动,能让人看出婉约词派的基本特色。

查看全部
上一篇: 2012年山东普通专升本真题及答案:英语 下一篇: 2014年福建专升本英语试题及答案(部分